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
那种小腹涨得不行,但又尿不出来的感觉,经历过就知道有多煎熬了。
对于恶性肿瘤术后的女性患者来说,术后排尿困难,反复尿管拔出失败,是术后最容易遇到的BUG!而在产科领域,产后小便淋漓不畅往往也会造成尿潴留,让不少产妇小便困难。
做完妇科手术,为啥会“尿不出”?
在妇科手术中,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时,因宫旁组织切除范围较大,可能会造成副交感神经部分损伤。从而导致术后膀胱麻痹,使膀胱逼尿肌无力,收缩不全,出现术后顽固性尿潴留。而且手术范围越大,对神经的损伤程度就越重,术后膀胱功能恢复越困难。同时术后长时间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也是引起尿潴留原因之一。
当经证实的西医治疗手段局限在间歇导尿时,经常会有患者求助于中医。
那么中医治疗尿潴留是否有效呢?又是什么作用道理呢?
中医为什么有效?
先来看看中医治疗尿潴留的多种途径:
1、调节大脑皮层、下丘脑泌尿中枢。中医针刺可以调节排尿中枢,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实现对膀胱储尿、排尿功能的影响。
2、于脊髓水平调节排尿功能。可能通过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及盆神经,在储尿期和排尿期对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进行平衡调节,维持正常功能。
3、调节神经递质、逼尿肌功能从而制约尿失禁的发生。中医针刺时,逼尿肌核兴奋,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递质,使逼尿肌持续收缩,产生排尿。
是不是有理有据?下面就来看看中医治疗尿潴留的“十八般武器”!
推荐治疗一:中医针灸
推荐指数:★★★★★
穴位有显著特异性作用,特别是骶部的穴位,更可促使该部位支配膀胱功能的神经恢复。临床上常常选取膀胱俞、曲骨、次髎、关元、中极、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等穴。
最常用穴位: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中极: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最常用穴位: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太冲: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爱生气多郁闷的人们不妨多多按揉此穴哦。
推荐治疗二:艾灸、耳穴
推荐指数:★★★★
人体耳朵的穴位可通过经络调整内脏功能。什么是耳穴呢?就是用小小的磁珠贴在耳朵的穴位上按摩,达到治疗的效果,在治疗尿潴留时,我们一般选择膀胱俞、小肠等穴,可以补益人体之气,调理肾与膀胱。
而借艾灸的热力及艾能通阳的作用,可以将药气透人肌肤,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舒缓括约肌,加强传导功能,使排尿顺畅。
推荐治疗三:中药方剂
推荐指数:★★★
中药方剂的很多疗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提壶揭盖”法最早出自金元名医朱丹溪的医案:“一人小便不通……,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
啥意思呢?
“提壶揭盖”
这就像水壶盖上常留有一小孔,用水壶倒水时,如果壶盖盖得很紧,堵住这个小孔,水就流不出来,只要把壶盖揭开一点缝,水就可以畅流出来。
中医认为肺位于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有通调水道的功能。提壶揭盖法,就是把膀胱比做一把水壶,尿道口比做壶嘴,肺在上部就犹如壶盖。如果用宣肺类药物,如桔梗、前胡等,少量轻投,就像把肺这个壶盖稍稍掀开,上下气机通畅,小便自然畅通。
中医治疗对于缓解术后、产后尿潴留现象优势突出,对于初次尝试拔除尿管失败患者建议针灸门诊治疗,如反复拔出尿管失败或排尿困难患者建议入院治疗。
两院区针灸门诊
杨浦院区针灸门诊
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地点:门诊三楼中西医结合妇科诊区14、15号诊室
(同时有耳穴、刮痧等中医综合治疗)
黄浦院区针灸门诊
时间:周一至周六全天
地点:门诊四楼中西医结合妇科诊区1号诊室
当然,中医的神奇技术并不仅限于尿潴留这一并发症中,对于术后肠胀气、术后镇痛、术后淋巴水肿,甚至术后化疗后骨髓抑制也有独特疗效。
审核专家
朱芝玲,中西医结合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
专业擅长:
妇科疾病,妇科各种疑难杂症、急症及妇科肿瘤的诊治。擅长运用腹腔镜,单孔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前沿微创技术治疗包括各类妇科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他妇科良性疾病。同时擅长阴道病变的手术治疗。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
周一、周二、周五上午(杨浦院区)
撰文:李晶
原标题:《手术后、产后小便困难?不如试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