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妈在生完孩子之后,都不敢大笑、不敢用力打喷嚏以及咳嗽,因为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让你不自觉“尿裤子”......“笑尿了”原来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情况,称之为产后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指继发于妊娠及分娩后的尿失禁,患者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很少就诊,然后轻度的尿失禁对产后妇女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产后尿失禁的预防、治疗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分娩过程可对盆底肌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分娩时可能会对骨盆及盆底肌造成直接的机械伤害,或是阴部神经受损而至神经萎缩,进而导致骨盆肌肉的损伤,这些都是造成产妇分娩后出现尿失禁的元凶。
尿失禁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急迫性尿失禁:主要以尿频尿急为特点,感觉到有尿意的时候憋不住尿,还没来得及上厕所,就已经尿到裤子上。
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咳嗽、大笑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觉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的情况。
充溢性尿失禁:由于尿道梗阻和膀胱收缩无力等原因,导致慢性尿潴留后,膀胱在极度充盈的情况下,膀胱内压力超过正常尿道括约肌阻力,尿液从尿道口溢出,常见的病因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以及神经源膀胱等疾病。
困扰多数宝妈的一般是压力性尿失禁,轻者只是打湿内裤,严重者需要长期夹带卫生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诱发产后尿失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阴道分娩(顺产)与剖宫产相比易引起尿失禁,有研究表明,顺产的产妇产后尿失禁比剖宫产者增加2.8倍,若同时使用产钳助产,尿失禁危险性又增加1.5倍。但剖宫产并不能避免产后尿失禁,只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病率,但不能完全预防。2、分娩次数是诱发尿失禁的重要因素。研究指出,剖宫产及顺产次数增加,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3、胎儿体重大于g会影响盆底肌,增加产后尿失禁的发病率。4、肥胖产妇由于腹部脂肪堆积腹压增高对膀胱产生较大的压力,也易引发尿失禁。5、生育后未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不过随着医疗和卫生水平的提高,尿失禁的治疗方式也趋于多样化,除了手术治疗还有盆底肌功能锻炼。
其中手术治疗主要针对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且术后复发率很高,并且费用较高。盆底肌功能锻炼通过患者进行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肌肉,缓慢地增强盆底肌的肌力,对盆底肌的损伤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该训练对于轻中度尿失禁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分娩以及其他因素均可导致盆底肌的再次受损,因此孕妇在产后积极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恢复盆底功能的同时,仍需加强预防,尽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产后恶露干净后或42天,是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最佳开始时机。产后42天至产后1年是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相对良好的时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除了以上提到的盆底肌锻炼之外,还有以下一些措施,也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或者预防尿失禁:
1、做好产前保健工作:在生产前,可以做适合的运动,能保障身体健康,有助于生产。
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果宝宝的头大或者体重过重不适合顺产时,应该采取剖宫产,听从医生的建议。另外,减少产钳以及侧切等助产方式可降低对盆底的损伤。
3、产后注意休息,注意保养,学习一下产后的保健方面的体操,有助于盆底的修复。
4、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增加负压的体育运动,适当地减轻体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宝妈们产后如果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千万不要因为尴尬或者其他原因而羞于启齿,医院检查就诊,结合自身的情况,听从医生的建议定制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哦~
当宝妈出现尿失禁的时候,身边的亲人朋友要给予理解,给她支持,陪伴她一起度过这个难受的时刻。
参考资料:
[1]黄惠娟,何春妮.产后尿失禁的发病机理及诊治[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01):24-26.
[2]张丽华,常晓红,范亚丽,郭春霞.产后早期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治疗产后尿失禁有促进作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