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目前,对放射性肠炎的防治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策略,现代医学虽然内外科治疗手段多样,但常伴有诸多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在治疗上中医以扶正祛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基本大法,通过临床实践,将中医药优势与现代医学结合,对放射性肠炎的防治起到了显著作用。
01中医学对放射性肠炎认识,患者需要了解中医治疗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一)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对放射性肠炎并缺少明确的诊断,但早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记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该病“留有不去”的认识。放射线属于外来“火毒”实邪,直犯肠路,火热之邪蕴结肠腑,灼伤脉络,窜入血脉,迫血妄行,可见血便;肠腑乃受盛传导之官,功能受损,失于受盛化物,传导糟粕,可见腹胀腹满。
并且放射线可损伤脾胃,一则使其失于统血之功,脾不统血,故有血便;二则使其运化水湿失常,水湿内停,郁积不化,久而蕴热,湿热上可熏蒸中焦,耗伤脾胃,使其健运失职,下可注灼肠道,热结于肠,气血壅滞,阻塞不畅,不通则痛,故有腹痛、腹泻、肛门灼热。除外,放射线还可损及肝胆,肝胆二官一脏一腑相为表里。
肝主疏泄,胆为中精之府,贮存和排泄胆汁,脾胃运化腐食有懒于肝胆之功,肝失疏泄,横犯脾胃,可使脾胃受损,脾胃受损,亦可致肝失濡养,故可伴有情志抑郁,精神不爽等表现。久病不愈,伤及先天之本,正气愈损,可有五更作泻,腰膝冷软,腹痛缠绵。放射性肠炎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既有正气不足之本,也有癌毒壅聚之实。
(二)中医治疗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史最古老的治疗方式,用于放射性肠炎的辩证施治也颇有年月。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放射性肠炎主要的受损部位,灌肠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损伤的肠道粘膜,发挥药物最大功效,能够迅速消除或减轻症状。现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中药灌肠对有放射性肠炎的防治有着良好的效果。白头翁汤加减保留灌肠在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效果明显。
(三)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缺点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历史上最具有特色的治疗方法,在防治疾病和保卫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多项临床试验也证实中药制剂(汤剂和成药)在放射性肠炎的防治方面疗效突出,且较单纯西医治疗也有明显优势,但多为经验治疗,缺少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相关性理论研究,信服力不足。
近年来参照现代医学试验标准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对人体的正常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服用马兜铃等药物,因含有生物碱等主要成分,可发生膀胱刺激征、浮肿、血尿、蛋白尿,甚至尿毒症、急性肾衰竭。服用黄酮苷成分的天花粉肌注可引起严重的DIC及清风藤制剂口服可导致白细胞下降。
呼吸系统损伤主要是由含有生物碱、氰苷、硫化砷等成分的药物引起,比如批把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呼吸衰竭。综上,中药对机体的正常功能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在临床实验和临床诊治中应当谨慎选药,科学配伍。此外,在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方药中,以味苦味重者为多。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中药汤剂的口感,从而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不利于广泛推广。中药灌肠的不足中药灌肠可以直达病所,从而使药物能够发挥出最大药效,且毒副反应较少。但长时间的临床操作中发现,长期中药保留灌肠会造成患者肛门和直肠部位松弛,极易出现直肠脱肛的情况。
02现代医学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优点和缺点不同
(一)放射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1、对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
正常生理功能情况下,肠道上皮细胞对维持肠道水电解质平衡及肠道粘膜机械屏障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肠道上皮细胞是一种更新速度快的组织,对放射线非常敏感,容易被辐射损伤,主要为:破坏肠道上皮细胞吸收、分泌功能的动态平衡,加快肠道蠕动速度,增加上皮细胞通透性,引起渗出型腹泻的发生。
试验证实,放射线可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下降,降低肠道对水分吸收的能力;阻碍肠道上皮干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引起上皮细胞凋亡,破坏肠道上皮结构完整性,导致蛋白质和水电解质大量渗入肠道,同时也增加了上皮组织与肠道细菌的接触机率,加重炎症反应。
2、对肠道免疫功能的损伤
研究发现,多数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放疗往往会加重机体的免疫抑制。通过对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试验研究发现,放射治疗后患者血液中免疫调节因子IL-2和TNF-α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据此认为放射线对肠道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3、对肠壁血管的损伤
大量实验研究证明,放射线引起肠壁血管损害主要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放射线刺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并释放神经酰胺,促使肠壁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是引发放射性肠炎的起始原因;抑制肠道微血管血栓调节蛋白表达,减少蛋白C活化数量,阻碍凝血酶清除,加重肠壁炎症反应和慢性纤维化。
(二)放射性肠炎的治疗
肠内外营养支持(HPN)治疗在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尤其当放射性肠炎引起严重的腹泻、肠道粘膜出血、甚至瘘管形成或肠梗阻时,常常需要禁食禁水的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肠粘膜保护剂目前肠粘膜保护剂种类多样,比如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一种可由葡萄糖转化而成的机体非必需氨基酸,是胃肠管腔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粘膜细胞和淋巴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特殊物质,对维持肠道上皮细胞完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氨基水杨酸制剂是治疗轻中度炎症性肠病的一线用药,能够阻断二十烷类物质在肠黏膜的合成,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并可阻碍小分子多肽前列腺素E的合成,减少消化液分泌,保护胃肠粘膜受损。
高压氧可促进肠道粘膜损伤区域的血管重生,增加受损肠道氧气供应,刺激肠道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建立新的血液循环网络,从而修护损伤的胃肠道粘膜。内镜治疗主要适用于以胃肠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放射性肠炎,主要通过内镜直接向损伤的胃肠道粘膜喷洒止血药物。
肠道干细胞对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衰老、凋亡的动态平衡和肠壁结构的完整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手术治疗主要针对慢性放射性肠炎,据统计大约1/3的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需要手术治疗,其手术指征多数是因为慢性放射性肠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三)现代医学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缺点
内科治疗的方式,临床上一般可分为肠内外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在治疗放射性肠炎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肠外营养治疗对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有突出优势,但是长时间的肠外营养治疗容易引起肠管粘膜萎缩,不利于对粘膜屏障的保护。
相反,肠内营养相较于肠外营养,更加有利于对粘膜结构完整和屏障功能正常的保护。粘膜保护剂、生长抑素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肠道粘膜损伤及生活质量有着明显作用,但缺少对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疗效的试验观察,有加重或诱发肠梗阻、肠瘘等疾病的可能。
放射性肠炎是一种进行性发展性疾病,约50%的术后患者需行二次或多次手术治疗,同时约有55%的术后患者最终需行永久性肠造瘘术,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放射线能够导致肠管组织愈合和抗感染能力下降,放射区域容易发生严重的腹腔粘连,手术后极大可能会出现吻合口漏和短肠综合征,并且术后相关病死率可达9.2%。综上可知,手术是放射性肠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首先治疗方法。
虽然可以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短期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同时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风险,另有部分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对患者5年存活率的提升并未有明显优势。
结语:放射性肠炎是放疗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生存时间。虽然现代医学对放射性肠炎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多样,可快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病痛,但远期疗效有限,临床症状易反复,且常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甚或致死。目前临床上需要一种治疗效果佳,毒副反应小,作用机制明确的治疗手段。